1.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包括哪些?
性别:20-40岁发病者女性多于男性,40-60岁发病者以男性多见;
起病形式: 隐匿(较多)、急性(少见)、急性加重(感染,怀孕等);
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:表现为骨骼肌的无力和病态易疲劳性,症状呈波动性,晨轻暮重,活动后加重,休息后缓解;
受累肌的分布和表现:肌无力不符合任何单支神经、单个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支配范围;感觉正常;首发症状常为一侧或双侧眼外肌无力,但瞳孔括约肌(对光反射)不受累;
重症肌无力危象:呼吸肌受累时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。
治疗: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。
2、 请简述肌无力危象的分类及处理方法。
肌无力危象(最常见,疾病本身发展所致,抗胆碱酯酶药用量不足所致)——注射滕喜龙或新斯的明;
胆碱能危象(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所致)——停药(抗胆碱酯酶药物),重新调整药量;
违拗危象(抗胆碱酯酶药突然不敏感)——暂停用药,恢复后重新调整药量。